网站首页| 期刊简介| 编委会| 投稿系统| 发表流程| 联系我们| 稿件查询     
请确认您的稿件里已注明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,主要包括: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(汉族可略)、籍贯、学历、职称、研究方向 工作时间:早上8:30——下午17:30(周日除外)
(1) 请直接在本站在线投稿,编辑部免费审核(请您投稿时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,以便稿件录用和杂志出刊后及时与您联系) 。 (2) 不违反宪法和法律,不损害公共利益。(3) 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、学术研究成果,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,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;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检测,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。
刊社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刊社新闻

从“感知中国”到“分享中国”(和音)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 点击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4日

 

  中国积极推动各国人民来华参观交流的生动实践,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更为不同文明相互了解、相互欣赏、相互借鉴提供了范例,注入了动力

  

  近来,从说走就走的“中国游”,到中国潮玩、影视剧风靡全球,再到蜜雪冰城、霸王茶姬等中国饮品品牌赢得大量海外消费者青睐,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通过亲身体验,感知到一个更加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。一件潮玩、一次旅行、一杯茶饮……这些“沉浸式”感知中国的方式,正在以最生动、最直接的形式打破认知藩篱,激发情感共鸣。

  偏见往往源于不了解,而了解始于交流。真实互动、真诚交流,能够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,在对话中建构更具包容性的认知,其所产生的情感共振,往往更能触动人心、消弭隔阂。无论是来中国旅游“打卡”看见了一个安全、开放、现代的中国,还是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了友善、包容、风趣的中国人,又或是透过一只“拉布布”感受中国企业的创意与活力,外国朋友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一个更加真切鲜活的中国,用敞开的心扉感受14亿多中国人民迸发的蓬勃生机。“中国原来这么酷”“从中国人民身上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”……用眼睛观察、用耳朵倾听、用脚步丈量,真实见闻打破信息茧房,消除认知藩篱。

  为何越来越多外国朋友选择亲身到中国看一看,或者体验一把中国产品?“中国产品已经告别了复刻国际品牌的时代”“中国新生代潮流品牌正刷新‘中国制造’的国际形象”……近期外媒的密集报道,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。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,特别是“创意中国”“活力中国”的形象在国际上越传越广,自然而然对各国朋友产生了吸引力。从便捷的移动支付、高铁网络融入日常生活,到DeepSeek、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,这些共同构成了立体多元的现代中国图景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共同提升,让人们更愿意了解中国故事,倾听中国声音。

  开放交流,政策的支持、包容的环境、便捷的渠道至关重要。中华文明历来追求“和而不同”,敞开双臂拥抱世界更是当代中国的行动自觉。当前,中国免签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容,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国家扩展至47个,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个。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让外国朋友通过真实、亲近的文化接触加强对中国的理解。来到中国、看见中国、享受中国,直至在社交媒体分享中国,全球范围的中国“旅行热”“直播热”“潮玩热”由此出现。中国形象在各国朋友的真实体验、自发传播中得到重新定义,固有观念被打破,对中国的好感和亲近感油然而生,外国朋友赞叹“去中国,值得一场双向奔赴”。

  以交流激荡共鸣,也为应对世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智慧启示。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、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今天,文明对话与人文交流已成为化解隔阂、增进互信的重要纽带。中国积极推动各国人民来华参观交流的生动实践,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更为不同文明相互了解、相互欣赏、相互借鉴提供了范例,注入了动力。


网站首页 本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系统 发表流程 联系我们 稿件查询

Copyright 2014-2015 Powered 版权所有 盗版必究 版本号:HvShop V9.5
《全国流通经济》杂志社邮箱:qgltjjzzsyx@163.com为本刊投稿邮箱
《全国流通经济》杂志社【官网】